综合新闻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新华网】研究发现:“高原绿洲”若尔盖泥炭地部分退化

2016-02-26

文章来源:新华网 吴晓颖    

    被誉为“川西北高原绿洲”“中国最美高寒湿地草原”的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在全球变化影响下,近年来泥炭地发生一定程度退化。

  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持续,将影响泥炭地泥炭的积累速率,积累的深层古碳或以一定的形式参与现代碳循环。这就意味着,深层古碳或将大量释放二氧化碳,湿地碳汇效应将大大降低。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中心研究员陈槐及其研究团队的这一科研成果,近日发表在荷兰出版的杂志《总环境科学》上。

  泥炭地作为大气二氧化碳“汇”和甲烷排放“源”,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若尔盖高原泥炭地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片高原泥炭湿地,沼泽面积和泥炭贮量均居全国前列。

  陈槐介绍说,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作用,使得若尔盖泥炭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温度升高和水位降低形成有氧环境是退化的两个重要表现。这使得深层古碳易于形成有氧环境,微生物活性也会随之增强,造成深层古碳(由于缺氧及低温形成的活性较低的碳)参与到碳循环中,这将会释放出更多二氧化碳。

  在实验中,科研人员就若尔盖泥炭地不同深度泥炭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进行培养实验研究,并按照深度将泥炭分为新碳(0-20cm)和古碳(21-100cm)。实验发现,增温、有氧和增温有氧使土壤碳释放有很大的增加,不同深度泥炭碳释放及环境变化下碳释放的变化随着深度增加有很大的差异性。古碳对整个泥炭碳释放有很大的贡献,对环境变化下碳释放的增加也有很大的贡献。

  陈槐说,该研究揭示了若尔盖泥炭地深层泥炭在现代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为碳循环建模提供了科学数据和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