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中国科学报】为了这片圣洁的净土

2015-12-25

 ——记中科院寒旱所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研究站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马卓敏 郑千里 岳晓 

 

何元庆(左一)及其团队在玉龙雪山。

  “一次我踩到了被积雪覆盖的玉龙雪山冰裂缝上,在即将掉入几十米深冰缝的一刹那,手里的冰镐正好搭在了冰缝的裂口上,我双手死死抓住冰镐才捡回了命,现在想起来都心有余悸。”这是中科院寒旱所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玉龙站)站长何元庆博士的一段真实经历。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他向记者揭开了玉龙雪山的神秘面纱。

  玉龙雪山是纳西族的神山,何元庆为保护雪山而来,在他的心目中,这是一片圣洁的净土……

  极具研究价值的现代冰川分布区

  称自己身体硬朗还可以上高原冰川的何元庆,极富精气神和亲和力。

  据何元庆介绍,玉龙站建站的意义,在于玉龙雪山是中国乃至整个欧亚大陆最南端的一块现代冰川分布区。玉龙雪山由于受到印度洋水汽的影响,属于海洋性冰川。因为这类冰川处于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中,属敏感性冰川,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相比于每年几十到几百毫米降水量的大陆性冰川来讲,海洋性冰川周边的降水量每年最高能达到3000多毫米。”

  “丽江属我国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地区。玉龙雪山海拔最高为5600米,再往南朝大理方向走,海拔逐渐变低就没有了现代冰川。因为海洋性冰川本身温度高,气候稍微升高就会融化,融化量大,补给量也大,所以极具研究价值。”何元庆对照墙上的地图讲解道。

  “在玉龙雪山一号冰川处,我取到了一根冰芯样本,由于冰层是一年一年叠加生成,里面包含有随气候变化而变的同位素等各种化学元素,得出了重要的科学数据。”这是中国当时提取的第一根海洋性冰川冰芯,带来重要的海洋性冰川信息,文章发表在《中国科学》上。这根冰芯的成功采样,更坚定了何元庆建立玉龙站的决心。

  经过多年工作及筹备,2006年5月,中科院寒旱所与丽江玉龙雪山省级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携手,共同成立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研究站,拉开了全面观测、研究、保护玉龙雪山冰川的帷幕。

  “我们站点的研究是以青藏高原东南缘极高山冰川及其相关环境为目标。冰川就像固体水库,冬天的雪积压成冰,夏天融化成水供给人类。”何元庆说。

  为旅游业带来福祉

  玉龙站的研究目标之一是保护和利用玉龙雪山的冰川,同时带动当地旅游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玉龙站就像是当地政府和旅游部门的“参谋”。丽江地方政府需要了解玉龙雪山冰川演变对当地旅游经济产生的影响,玉龙站也需要作出冰川消退及未来发展变化的研究报告,以随时指导当地政府的旅游规划。

  和丽华原是玉龙雪山管委会与玉龙站的联络员,2014年年底玉龙雪山冰川博物馆建成开馆后出任馆长。和丽华告诉记者,何元庆等以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为依托,系统地开展了冰川物理化学及其周边气候环境变化研究,首次在玉龙雪山地区开展了长期定位观测。为了顺利建成玉龙雪山冰川博物馆,玉龙站还提供了刻印有古冰川活动的擦痕岩石与诸多本地特有及稀有的植物标本以及解释冰川原理的科普宣传材料。

  作为何元庆早年辅导的冰川学博士,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和献中告诉记者,玉龙站协助玉龙雪山管委会对景区进行科学的战略规划,也为丽江市冰川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冰川站的工作之一是对玉龙雪山进行开发性保护,同时也为丽江其他领域的经济发展作贡献,比如农业、水资源保护以及实行人工降雨、降雪等”。

  依据玉龙站提出的冰川资源保护性开发策略,当地政府实施了绿化、冷湖效应、绿色交通、森林消防等工程。记者在玉龙雪山看到,如今这里已规划建成了100多个人工湖泊,它们晶莹剔透,宛若“大珠小珠”,散落在玉龙雪山这一“玉盘”上。

  “它们叫作‘珍珠湖’,是政府听取我们的建议后规划的。‘珍珠湖’带来的‘冷湖效应’将增加更多的水汽补给冰川。夏季‘珍珠湖’可对周边环境的水热量进行相应的调节,同时增加了旅游水景的效果,可谓一箭双雕。”何元庆说。

  玉龙雪山蓝月谷景区素有“小九寨”之称,也是当地旅游部门采纳玉龙站的意见兴建,已成为玉龙雪山的重要景观之一,堪称玉龙站和地方政府合作的典范。

  如今玉龙站也在作环境评价。随着植被带和土壤带的逐年上升,在玉龙雪山,一些已灭绝的雪莲品种和消失多年的兰花,如今也因气候变暖重新生长出来,何元庆他们开始寻找并研究这些重新出现的植物物种。

  科学研究险中求果

  从自然保护角度讲,冰川能够成功预测气候,“为了取得更多的观测数据,今年我们和瑞士监测长江上游风险评价组织达成协议,成功实现了国际合作,将通过国际组织提供的经费安置一批现代化设备,以便随时可以近距离观察到冰川变化,且可以做到数字化,精度大为提高,从而取代一些传统而又危险的观测方法。”何元庆表示。

  今年8月份,为了给设备找到最佳安置点,何元庆冒着危险沿40度陡坡爬上了冰川边屹立的一座山峰。当时他用手抓住石头,脚登着岩石缝,凭经验以为是安全的,但因为浓雾看不清楚路,第一次差点掉下百米高的悬崖,后来又绕道找到另一条路爬了上去。最终,在海拔4650米的悬崖峭壁顶端,他找到了安装设备的最佳位置。

  “以前我们只能在冰川上绕着密集的冰裂缝,用花杆来测量冰川的积累和消融量,通过挖雪坑测量冬天的降雪厚度,同时采集样本带回实验室分析。因为冰川上狂风暴雨和密布的冰裂缝,过去的方法危险且精度不高,新的观测设备可以弥补这些缺陷。”何元庆告诉记者。

  何元庆记得10多年前的一个大雪天,他独自绕到玉龙雪山的冰川末端进行观测,开始穿着皮靴感觉没有问题,结果走的坡路被冰雪封住了,何元庆一脚踩透冰面,陷入冰坑内几米厚的大雪堆里,他奋力登踩最终才爬出雪堆获救。

  他告诉记者,玉龙站已先后完成了中国季风海洋型冰川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重建了近几百年来我国季风海洋型冰川与气候变化过程,准确观测到近50年来玉龙雪山冰川变化的状况,为模拟未来冰川变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开发研制了玉龙雪山三维GIS基础空间平台,深入剖析了丽江—玉龙雪山地区大气降水的化学特征,调查分析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玉龙雪山核心景区的冰岩体崩塌灾害及其成因,并系统评估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玉龙雪山冰川退缩可能对丽江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等。

  “如今我已培养了很多智勇双全的学生,要研究冰川就要接近冰川,在冰川上走一走,要亲身体会,更要锻炼胆量。”何元庆说。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5-12-14 第8版 平台